“機床文化”將成為我國機床行業的新名片
發布時間:2017-08-08點擊量:35
200多年來,工業文化與時俱進,成為推進工業化、現代化的主導文化??v觀近現代世界歷史,大國的興起均始于工業,工業強則國家強。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孫星表示,在成為強國的過程中,每個國家都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工業文化,推動本國工業發展,并深深地影響著全球工業化進程與價值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發展成就顯著,成為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可以說為今天工業文化理論體系的創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也為機床行業的文化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很多人會問,機床文化是什么?根本就沒有聽過。其實,我國機床行業的文化一直存在。雖然在網絡檢索中涉及“機床文化”的詞條幾乎沒有,但是機床文化對行業的發展是潛移默化的。
比如說在機床行業不斷涌現出來的“工匠精神”、“智造精神”、“創新精神”等行業精神,為我國機床行業的文化建設做出巨大貢獻,也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今年全國兩會上,“工匠精神”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今年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熱詞。我國部分機床企業的產品質量為什么搞不好?為什么大多數機床企業與中國智造的仍然存在一定的距離。原因自然有很多,但最終可以歸結到一個方面上來,就是缺乏嚴謹的工匠精神。而在機床行業低迷時期,最需要的就是這種精神。
傳統工業文化中有很多精華需要我們去了解,需要我們不斷創新載體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機床行業的文化建設也要在揚與棄、穩與變中傳承我國工業文化,融入創新精神、轉型精神等特質,不斷豐富和發展。同時也要聚焦行業重點問題,抓好機床研發、機床生產、機床基地建設、行業文化建設等方面。